不谋而合
不谋而合的意思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
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动作、想法一致。
例子:如磁石铁,不谋而合。(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
正音:“谋”,读作“móu”,不能读作“méi”。
辨形:“合”,不能写作“和”。
歇后语: 磁石遇铁 —— 不谋而合
谜语:
不谋而合的详细解释
【释义】
事前未经商量,后来意见作为却一致。语本《汉书・卷一○○・叙传上》。△“不约而同”、“不谋而信”
【典源】
《汉书・卷一○○・叙传上》
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乃定,其抑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先生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异。昔周立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其势然也。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于民。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外内骚扰,[1],[2],咸称[3],不谋而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城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诗》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鉴观四方,求民之莫。』今民皆讴吟思汉,乡仰刘氏,已可知矣。”
注解
[1]远近俱发:无论远近,都发兵起事。
[2]假号云合:起事者像云一般地聚合。假号,指称起事者自立的名号,亦用以代称起事者。
[3]刘氏:指汉朝宗氏。
【典故】
“不谋而合”原作“不谋而同”,见于《汉书・卷一○○・叙传上》。班彪是班固的父亲,为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汉末王莽篡汉,天下大乱,二十余岁的班彪避难于天水,依附于反对新莽的隗(wěi)嚣,并借机对他晓以大义,希望他能归附汉室。有一次,隗嚣问班彪:“以前周王朝崩毁,战国群雄并起,天下分裂,历经好几代才又归于统一。今天的情况也是如此,不知先生您认为天下将由谁来统一?”班彪便回答道:“汉室之所以衰亡,是因为成帝当年过度借重外戚势力处理国政,让王氏家族掌握大权,接下来哀、平二帝在位时间又短,所以才会让王莽有机可趁。但王莽虽然取得政权,却没有获得民心,天下百姓其实无不盼望能脱离其统治。十几年来,人心思变,群雄并起,各处好汉未事先商量,就都以恢复汉室为号召。从这里应该可以明显看出,未来将会是谁统一天下。”班彪的这段话,其实就是告诉隗嚣天下仍是属于汉王朝,况且各路豪杰“咸称刘氏,不谋而同辞”,这样的形势也是隗嚣所不能阻挡的。后来“不谋而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事先未经商量,而意见、行为却一致,出现“不谋而合”的书证如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即用以描述有二人各自传述其所见之石子冈灵异现象,两人并不相识,但所说的内容却相吻合,干宝借以强调此说的真实性。
【书证】
- 01.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 02.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母子天性,自然冥契,如磁石针,不谋而合。”
- 03.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师未尝见泰州之书,至理所在,不谋而合也。”
- 04.《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以上办法,与该侍郎所陈江南数条,不谋而合。”
- 05.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古今人下笔,往往不谋而合。”
【用法】
语义事前未经商量,后来意见作为却一致。
类别用在“正好一致”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个产品的企划方向,和目前的市场需求不谋而合。
②这对好朋友的默契十足,所做出的决定总是不谋而合。
③他们两个个性不同,但对于这个问题的想法却不谋而合。
④当经理要我们推荐理想人选时,我们不谋而合地说出同一个人的名字。
⑤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竟然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不谋而合的翻译
- happen to have the same view
- (意見などが)図(はか)らずも一致(いっち)する,期(き)せずして一致する
- tomber d'accord sans s'être concertés,sans consultation ou entente préalable
- ohne vorherige Absprache einer Meinung sein
- случáйное совпадéние мнéни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