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盘狼藉
杯盘狼藉的意思
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
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酒饭后的杂乱样子。
例子: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八回)
正音:“藉”,读作“jí”,不能读作“jiè”。
辨形:“藉”,不能写作“籍”。
谜语:酒后的餐桌
杯盘狼藉的详细解释
【释义】
藉,草垫,又作“籍”。狼藉,狼卧息的草堆,传说狼卧息在草堆上,离去时常将草堆弄得凌乱,以免留下踪迹,后来引申为不整齐的样子。“杯盘狼藉”形容酒席完毕,杯盘散乱的情形。语出《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
【典源】
《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鞲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1],[2][3],男女同席,[4],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5]而送客,[6],微闻[7],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注解
[1]酒阑:酒宴过半,即将结束之时。
[2]合尊:酒杯交错。
[3]促坐:促膝而坐。
[4]履舄交错:鞋子散落的样子。舄,音xì,鞋子。
[5]髡:淳于髡,战国时齐人,生卒年不详。滑稽善辩,常为齐出使各诸侯国,未尝辱命,齐威王以为诸侯主客。尝以隐语讽谏威王,罢长夜之饮,改革内政。髡,音kūn。
[6]罗襦襟解:胸前的衣服打开。罗襦,丝质的短衣。襟,衣服胸前钉纽扣的地方。
[7]芗泽:香气。芗,音xiāng。
【典故】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了淳于髡,他是战国时代齐国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经常用一些隐语劝讽君王,既不会得罪君王,又能让君王乐于接受。齐威王虽很有才能,可惜日夜沉迷于酒色。有一次,威王在后宫摆设酒宴,召淳于髡前来参加。威王问:“先生的酒量如何?”淳于髡回答:“我啊,喝一斗会醉,喝一石也会醉。”威王觉得很奇怪,因为一斗跟一石差了十倍,就问他是什么原因。淳于髡回答说:“如果我在大王面前饮酒,各位官员在旁,那我心中充满戒慎恐惧,只要喝一斗酒就会醉了。如果是朋友之间喝酒,互行酒令娱乐,那么就算饮八斗酒也不醉。如果宴饮之后,桌上杯盘散乱,堂上烛火熄灭,主人送走其他客人,只留我一人,松解上衣,微微闻到主人身上传来的香气,这时我的心情最快乐,可以喝一石酒。由此可见,酒喝多了就会乱性,太过逸乐就会生悲,这个道理无论何事皆同。所以凡事不可做到极致,否则就会导致衰败。”齐王听出了淳于髡话中的意思,知道他又在趁机劝谏,就听从淳于髡的建议,不再沉迷于酒色。《史记》原文中的“杯盘狼藉”,后来多被用来形容酒席完毕,杯盘散乱的情形。
【书证】
- 01.唐・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诗:“敕厨倍常羞,杯盘颇狼藉。”
- 02.《歧路灯》第八八回:“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
- 03.《三侠五义》第九一回:“霎时杯盘狼藉。虽非嘉殽美味,却是鲜鱼活虾,荤素俱有,左添右换,以多为盛。”
【用法】
语义形容酒席完毕,杯盘散乱的情形。
类别用在“杯盘散乱”的表述上。
例句
①宴会后,宾客逐渐散去,桌上杯盘狼藉。
②看到厨房杯盘狼藉的情形,妈妈眉头都皱了起来。
③几个大汉说吃就吃,不一会,桌上杯盘狼藉,饭菜一扫而空。
④喜宴上宾客尽欢,大伙儿直吃到杯盘狼藉,菜肴俱尽,才逐渐散去。
⑤喜宴结束后,他看著杯盘狼藉的桌子,耳朵似乎还听到刚才客人的喧哗声。
⑥她一进家门,见到客厅里杯盘狼藉,心想:这又是丈夫带朋友回来吃喝的“战果”。
杯盘狼藉的翻译
- The cups; bowls and dishes lie about in great disorder.
- 杯盤狼藉(はいばんろうぜき)
- посуда на столé в пóлном беспоряд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