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的放矢
无的放矢的意思
的:靶心;矢:箭。
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出处:清・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正音:“的”,读作“dì”,不能读作“dí”、“de”。
辨形:“矢”,不能写作“失”。
歇后语: 1. 朝天放箭 —— 无的放矢
2. 打枪不瞄准 —— 无的放矢
谜语:射箭没靶了
无的放矢的详细解释
【释义】
没有目标而胡乱放箭,比喻言语或行动没有目的。语本唐・刘禹锡〈答容州窦中丞书〉。后亦用“无地放矢”比喻毫无事实根据而胡乱地指责、攻击别人。△“有的放矢”
【典源】
唐・刘禹锡〈答容州窦中丞书〉(据《刘禹锡集》卷一○引)
世之服儒衣冠、道古语、居学官者,为不鲜矣。求其知所以然者几何人?借曰有之,未必不诟病耳。今夫挟弓注矢,溯空而发者,人自以为皆羿可矣。移之于泽宫,则噤而不敢言。何哉?有的不可欺故也。今夫儒者[1],[2],[3]于[4]射空矢者,孰为其[5]哉?
注解
[1]函矢相攻:以书信作箭,互相攻击。
[2]蜩螗相喧:指议论喧腾之声如蝉鸣鼎沸。蜩螗,音tiáo táng,夏蝉。
[3]不啻:如同。啻,音chì。
[4]彀弓:拉满弓弦。彀,音gòu。
[5]的:音dì,箭靶的中心,指目标物。
【典故】
这篇〈答容州窦中丞书〉,是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的刘禹锡,写给容州窦中丞的回信。信中有一段内容写到:今日的读书人盲目地、矛盾地相互攻击对方,议论嘈杂之声如蝉鸣鼎沸,这就好像拉满弓弦胡乱放箭,却不知他们的目标物在哪?后来“无地放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言语或行动没有目的。亦用来比喻毫无事实根据而胡乱的指责、攻击别人。
【书证】
- 01.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三二・中日交涉汇评・交涉乎命令乎》:“若纯属虚构,吾深望两国当局者,声明一言以解众惑,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用法】
㈠
语义比喻言语或行动没有目的。
类别用在“言谈空泛”的表述上。
例句
①总经理开会向来言必有据,从不无的放矢。
②他们谈了半天都只是无的放矢,什么问题也没说明。
③请各位针对问题发表意见,不要无的放矢,浪费大家的时间。
㈡
语义比喻毫无事实根据而胡乱的指责、攻击别人。
类别用在“指控无据”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些指控完全是无的放矢,毫无根据。
②他决定诉诸法律来抗议这种无的放矢的指责。
③这些话都是无的放矢的谣言,你又何必在意呢?
无的放矢的翻译
- aimless shooting
- 明確(めいかく)な目標(もくひょう)もなく事(こと)をなすこと
- décocher une flèche sans viser de cible(ne pas avoir de but déterminé)
- Pfeile ziellos verschieβen(ein Schuβ ins Blaue (od. ins Leere))
- беспредметный(бессмысленны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