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jiànxiě

一针见血

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怎么读

注音 ㄧ ㄓㄣ ㄐㄧㄢˋ ㄒㄧㄝˇ

繁体 一針見血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一语中的一语破的一语道破言必有中

反义词 不著边际游谈无根隔靴搔痒言之无物空洞无物言不及义

一针见血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正音”,读作“jiàn”,不能读作“xiàn”。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验血的扎耳朵 —— 一针见血

谜语静脉注射(谜底:一针见血)

一针见血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一针刺入手指,鲜血即出。语本《晋书・卷六六・陶侃列传》。后用“一针见血”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qìng)。△“一语道破

【典源】

《晋书・卷六六・陶侃列传》

又尝[1],见一人朱衣[2][3]曰:“以君长者,故来相报。君后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师圭谓侃曰:“君左手中指有[4],当为公。若彻于上,贵不可言。”侃以针决之见血,洒壁而为“”字。以纸[5]手,“”字愈明。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注解

[1]如厕:上厕所。如,往、至。

[2]介帻:古代文人不分尊卑贵贱通用的长耳头巾。帻,音

[3]敛板:古代官员双手端持手板,贴近胸前,表示恭敬。

[4]竖理:垂直的指纹。竖,音shù

[5]裛:音,缠绕、包裹。

【典故】

陶侃(公元259—334),字士行,浔阳人,东晋名臣。父亲早年亡故,自幼由母亲抚养成人,并以恩威并重的方法教导,对陶侃日后为官的清廉,有著很大的影响。典源此处是记录陶侃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陶侃上厕所时,看见一个身穿红衣、包著头巾的人,说他以后会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个看相的人,也说他左手中指有一条垂直的指纹,将来地位会非常尊贵、崇高,会得到“”的爵位。陶侃就用针刺破手指,鲜血喷洒到墙壁上,居然形成了一个“”字。再用纸包裹手指,而“”字竟愈发明显。陶侃后来果真当了八州的都督。这是关于“一针见血”的一段故事。后来“一针见血”这句成语当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已和此典故无关,转用字面义,表示一针下去,血即涌出,用来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集六・卢梭学案》:“案此论可谓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矣!”

【书证】

  • 01.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六・卢梭学案》:“案此论可谓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矣!”
  • 02.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一三・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是故讲学者,苟以真我之自由以外之物为目的,虽有善言,终不免于奴隶之学。此康氏一针见血之教也。”
  • 03.清・梁启超《新民说・第一八节・论私德・私德之必要》:“(王)子曰:『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何等稳当。』此真一针见血之言哉!”

【用法】

语义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

类别用在“议论精确”的表述上。

例句

这篇文章评论当今社会问题,真是一针见血

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司的弊端,得到大家一致的赞许。

他脑筋清楚,逻辑观念又强,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

你用“中山狼”来比喻这种忘恩负义的人,真是一针见血

他平时虽然少说话,但发言时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老师一针见血,几句话就把此次比赛失败的原因讲得明明白白。

在会议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复无常的决策,将为公司带来严重的伤害。

这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写作儿童文学的基本前提。”

【辨识】

同义“一针见血”及“一语道破”都有议论简洁透澈的意思。

异义“一针见血”指言论直接切中要害;“一语道破”指直接道出真相。

例句
一针见血一语道破例句
在会议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复无常的决策,将为公司带来严重的伤害。
她隐藏很久的秘密,被人一语道破,只好逃之夭夭。

一针见血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draw blood with one prick
  2. 言葉(ことば)がその要点(ようてん)をずばりつくこと,急所(きゅうしょ)をつく
  3. piquer au vif(mettre le doigt sur qch.)
  4. ganz zutreffend(scharf)
  5. попасть в самую точку

一针见血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血”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一”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一针见血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zhēn), 钅部,共7画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线。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

    用针扎治病。~灸。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头。

    读音(jiàn), 见部,共4画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读音(xiě), 血部,共6画

    义同“血”( xuè ),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一针见血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