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gzhī

强弩之末

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怎么读

注音 ㄑㄧㄤˊ ㄋㄨˇ ㄓ ㄇㄛˋ

繁体 強弩之末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师老兵疲罢夫羸老

反义词 所向披靡所向无敌锐不可当势不可挡势如破竹

强弩之末的意思

折叠展开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
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至于军阀,那是强弩之末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四)

正音”,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谜底:强弩之末)

强弩之末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强弩之末”之“”,典源作“”。“”同“”。强劲弓弩所射出的箭,到射程尽头,已经没有力道。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语本《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

【典源】

#《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1]弩之极,矢不能穿[2][3]之末,力不能[4]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注解

[1]彊:音qiáng,同“”,强劲有力。

[2]鲁缟:古代鲁地所产质地细致的丝织品。缟,音gǎo,丝织品。

[3]冲风:狂风、暴风。

[4]漂:使漂浮。

参考

另可参考:《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韩安国》

【典故】

据《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载:在中国汉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时时侵扰边境,一直是朝廷最为担忧的强大外患。西汉武帝时,匈奴派人到汉朝来议和,朝中大臣王恢因为曾多次在边境为官,深知匈奴的反复无常,所以反对议和,主张用兵。而当时朝中另一大臣韩安国却赞成议和,他认为汉朝军队若要讨伐匈奴,必须长途跋涉,一旦经过长距离的远征,无论是多么威武勇猛的军队,必定已是人困马乏。就像是从强弩射出的箭,一旦到射程尽头就毫无力道,连极为细薄的绢丝都无法穿透;也像是强劲的风势到结尾时,连一根羽毛都无法吹动。若以如此军力去对抗以逸待劳的匈奴,没有任何胜算。朝中其他大臣听了韩安国的一番论述,都纷纷附和,于是汉武帝便与匈奴结下了友好之盟。后来“强弩之末”这句成语,就从《史记》文中“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

【书证】

  • 01.《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 02.《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上流既旁溃,又岐下流而分之,其趋云梯入海口者,譬犹强弩之末耳。”
  • 03.《歧路灯》第一○二回:“这士子们详答互问,有后劲加于前茅者,也就有强弩之末聊以完局者。”
  •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自从前两年开了这个山西赈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强弩之末,我看不到几时,就要停止的了。”

【用法】

语义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

类别用在“气势衰竭”的表述上。

例句

敌人气势衰竭,看来已是强弩之末,我军胜利在望。

经过数日的对抗,双方都已是强弩之末,兵疲马困了。

参加长跑的选手若是起跑时用力太甚,半途就会像强弩之末,气力衰竭。

对方经过长途行军,纵有再精壮的武力,恐也是强弩之末,威胁大减了。

为了避免临场时陷入强弩之末的窘境,所有选手都须进行超耐力训练。

因为前半场耗损体力太多,我队后半场呈现强弩之末的疲态,欲振乏力了。

还好子弹经过反弹,距离又远,射在身上时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我只是受点轻伤。

【辨识】

形音弩,音。用机械力量发射的硬弓。不可写作“”。

强弩之末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an arrow at the end of its flight
  2. 強弩(きょうど)の末(すえ)

强弩之末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末”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完整接龙
  • 强弩之末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iáng), 弓部,共12画

    硬要,迫使,尽力。~使。~迫。~逼。~辩。勉~。~人所难。~词夺理。

    读音(nǔ), 弓部,共8画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弓。~机。~手(弓手)。~箭。~炮(发射石块的弩机)。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mò), 一部,共5画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

    最后,终了。~了( liǎo )。~尾。~日。~代。穷途~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

    碎屑。~子。碎~。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 如: 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 如: 日班。

    ③. 天,一昼夜。 如: 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 如: 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 如: 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 如: 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jī), 禾部,共10画

    ①. 聚集。 如: 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②.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 如: 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读音(léi,lěi,lèi), 糸部,共11画

    ㈠ 累 [ léi ]

    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②.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㈡ 累 [ lěi ]

    ①. 连续,重叠,堆积。 如: 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②.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如: 累进税。

    ③. 连及,连带。 如: 累及。牵累。拖累。

    ㈢ 累 [ lèi ]

    ①. 疲乏,过劳。 如: 劳累。累乏。

    ②. 使疲劳。 如: 病刚好,别再累着。

    强弩之末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