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445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21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989頁,第6字
音《唐韻》、《韻會》、《正韻》𡘋諸市切,音止 —— 白芷,藥名。《本草》:一名芳香,一名澤芬,生河東川谷中。主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荀子・勸學篇》:蘭槐之根是爲芷。屈原〈離騷〉:扈江蘺與辟芷兮。
音又,地名。《前漢・夏侯嬰傳》:戰于藍田芷陽。【註】芷陽,後爲霸陵縣。〇【按】芷陽,《史記》作茝陽,音義同。
注解
〔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芷〕字拼音是zhǐ,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止,五行属木。
〔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止声。本义是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中医学上以根入药。
〔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ǐ] ⑴ 〔白~〕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大;茎叶有细毛,夏天开白色小花,果实椭圆形。根可入药。简称“芷”;亦称“辟芷”。
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