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的意思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推辞。
例子:使兵饷顿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力,惟有一死以报国,不亦大可哀乎?(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卷八 史阁部书》)
正音:“为”,读作“wéi”,不能读作“wèi”。
辨形:“力”,不能写作“立”。
歇后语: 1. 猪八戒当兵 —— 无能为力
2. 蚯蚓过溪 —— 无能为力
谜语:石油危机
无能为力的详细解释
【释义】
“无能为力”,典源作“无能为”。指没有能力做好某事。语本《左传・隐公四年》。△“无能为役”
【典源】
《左传・隐公四年》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 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1]使告于[2]曰:“[3][4],老夫[5]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涖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涖杀石厚于陈。
注解
[1]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生卒年不详。卫庄公庶子州吁受宠好武,石碏劝谏,庄公不纳。后州吁与石碏子石厚杀庄公自立,石厚问碏安君之法,碏诱二人往陈,陈执二人,卫使杀州吁,石碏使其家宰杀厚,人称其大义灭亲。碏,音què。
[2]陈: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都宛丘。其地约在今河南省旧开封以东至安徽省旧毫之间。
[3]卫国:为周朝时武王封予少弟康叔,故址约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后灭于秦。
[4]褊小:指土地狭小。褊,音biǎn。
[5]耄:音mào,年老。
【典故】
“无能为力”原作“无能为”。《左传・隐公四年》记载,春秋时卫国发生弑君事件。卫庄公的庶子州吁十分受宠,又好勇斗狠。大夫石碏(què)认为他是个危险人物,要卫庄公小心防范,但庄公不听。后来州吁果真造反,和石碏的儿子石厚一起杀了庄公,自立为王。州吁为王后,一直不能收服民心,石厚便去请教曾任大夫的父亲石碏,要如何稳定州吁的王位。石碏说:“请君王出访外国就可以了。”石厚问要如何做,石碏又说:“目前卫国与陈国交好,出访陈国便可。”于是石厚便随著州吁到了陈国,石碏赶紧派使者到陈国,告知他们这二人是弑君逆贼,并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意思是卫国弱小,我老臣年纪又大了,实在是没有能力啊!请陈国人帮忙将他们捕捉起来。陈国人果真将二人逮捕,卫国便派使者杀了州吁,而石碏则派家臣獳羊肩杀掉儿子石厚,以咨正法。当时人都称石碏为“纯臣”,大义灭亲。“无能为”就是指没有能力面对事情之意,后世多作“无能为力”,用来表示使不上力,没有能力做好某事。也用“无能为技”,表示没有能力使出技能;“无能为谋”,表示没有能力贡献计策。
【书证】
- 01.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八・史阁部书》:“而况燕雀处堂,无深谋远虑,使兵饷顿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力,惟有一死以报国,不亦大可哀乎!”
- 02.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四・槐西杂志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 03.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一・诛伍纳拉》:“伍、浦皆服罪,立置于法,和亦无能为力。”
- 04.《续孽海花》第四一回:“不过舆论未能尽孚,一时尚难实行,我亦无能为力,自觉惭愧得很!”
【用法】
语义指没有能力做好某事。
类别用在“能力不足”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事任何人都无能为力,你就别再白费力气了。
②这件事情已经积非成是,每个人都感到无能为力。
③老王已经病入膏肓,即使是华陀再世,恐怕也无能为力。
④面临接二连三的问题,他应付起来已经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⑤对于这件家务事,他摇摇头地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就迳自离开了。
⑥虽然孩子失踪多年,连警察都已无能为力,但他仍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
无能为力的翻译
- powerless
- (援助に)無力(むりょく)である,何もできない
- gegenüber etwas machtlos sein(nichts machen kǒnnen)
- не в состоянии помочь(бессильны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