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的笔顺
于的意思
于於
yú ㄩˊ基本解释
①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
②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③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 《书·大诰》
3.取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 —— 《诗·豳风·七月》
4.如;好像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 《易·系辞下》
于何(如何)
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in, at, etc.。
捐金于野。 —— 《后汉书·列女传》成于机杼。射于家圃。 —— 宋· 欧阳修《归田录》葫芦置于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 —— 清· 姚鼐《登泰山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for, etc.。
告之于帝。 —— 《列子·汤问》何有于我。 —— 《论语》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唐· 韩愈《师说》言于李愬。 —— 《资治通鉴·唐纪》语于富者。 ——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3.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from。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by。
不拘于时。 —— 唐· 韩愈《师说》苦于多疾。 —— 宋· 苏轼《教战守》伤于缚者。 —— 清· 方苞《狱中杂记》择于自然。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5.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than。
甚于妇人。 —— 《战国策·赵策》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同于真。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同于幻。近于自然。 —— 蔡元培《图画》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6.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to, etc.。
荣誉归于教练
7.表示相对的位置 in。
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8.姓。
1.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 —— 《后汉书·列女传》越于诸侯。 —— 《国语·晋语》
2.又。
以免于难。可以免于难。
3.“於”
4.另见 yū。
于字的翻译
- in, on, at; go to; surname
- an, als, aus, bei, in, von, zu
- dans, à, de, par, que, (nom de famille Yu), en, dans, pour, par
于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𠂤宾间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商 甲骨文 劣体类子卜辞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港中大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龙岗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魏 石经 三体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三体阴符经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砖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