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64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03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78頁,第16字
音《唐韻》:古𤣥切;《集韻》、《韻會》:圭𤣥切,𡘋音涓。《說文》:馬蠲,蟲也。〈明堂〉、〈月令〉曰:腐草爲蠲。
义又,潔也。《詩・小雅》:吉蠲爲饎。《周禮・天官・宮人》:除其不蠲。
义又,明也。《左傳・襄十四年》:惠公蠲其大德。
义又,《玉篇》:除也、疾也。
音又,《韻會》:涓畦切,音圭 —— 義同。
义又,與圭通。《儀禮・士虞禮》:哀子某圭爲哀薦之饗。【註】圭今作蠲。
音又,《正字通》:唐人以漿紙使瑩滑,名曰蠲紙。蠲,音圭。《字彙》又讀作桂,引唐太宗詩「水搖文蠲動」,言水紋似蠲紙也。《韻略》:又音絹。
愛日堂藏本: 第64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9頁,第12字
又與圭通。《儀禮・士虞禮》哀子某,圭爲哀薦之饗。〔註〕圭今作蠲。
謹照原文哀薦之饗改而哀薦之。圭今作蠲改引詩吉圭爲饎。
注解
〔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蠲〕字拼音是j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益、蜀,五行属木。
〔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ān] ⑴ 除去,免除⑵ 显示,昭明:“惠公~其大德”。⑶ 古同“涓”,清洁。⑷ 古代称一种多足虫。
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