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73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82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7頁,第7字
音《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𡘋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义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义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义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义又,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义又,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之死矢靡他」之「他」,本作「它」。原文作:之死矢靡他它〕。
义又,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义又,姓。出《姓苑》。
义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又〈魏風〉「上愼旃哉」,𡘋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音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义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既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注解
〔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丿部。
〔之〕字拼音是zhī,独体字,五行属火。
〔之〕字造字法是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是出,生出,滋长。
〔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ī] ⑴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⑵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⑶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⑷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⑸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⑹ 虚用,无所指⑺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