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01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1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6頁,第6字
音《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𡘋音人。《釋名》:忍也。《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
义又,方書:手足痿𤷒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义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义又,姓。
音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义《六書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注解
〔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仁〕字拼音是ré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二,五行属金。
〔仁〕字造字法是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是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én] ⑴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⑵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⑶ 姓。
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