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092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458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406頁,第1字
音《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𡘋草平聲。《說文》:把持也。《禮・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註】操,持也;切,刻也。
义又,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江西浮梁人。
音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七到切,音糙 —— 所守也、持念也。《前漢・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註】所執持之志行也。《後漢・趙熹傳》:熹少有節操。
义又,風調曰操。《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
义又,琴曲也。《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注解
〔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操〕字拼音是c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喿,五行属金。
〔操〕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 sào )声。本义是拿着,握在手里。
〔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āo] ⑴ 拿,抓在手里⑵ 控制、掌握⑶ 从事⑷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⑸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⑹ 行为,品行⑺ 姓。
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