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331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559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505頁,第29字
音《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𡘋音魘。《說文》:山桑有點文者。《書・禹貢》:厥篚檿絲。【註】檿絲,蠶食檿桑所得絲韌,中琴瑟絃。
义又,郭璞《爾雅・檿桑》〔註〕:材中作弓及車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又次之。〈周語〉:檿弧箕服。
义《集韻》:通作酓。
愛日堂藏本: 第325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3頁,第3字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又次之。《周語》檿弧箕服。
謹照原文改作檿桑次之。又字移於周語之上。
注解
〔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檿〕字拼音是yǎ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厭、朩。
〔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ǎn] ⑴ 〔~桑〕落叶乔木,叶互生,内皮可做纸,木材坚韧,可做弓、车辕。
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