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465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48頁,第3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43頁,第39字
音《廣韻》:疾移切;《集韻》、《韻會》:才支切;《正韻》:才資切,𡘋音疵。《說文》:鳥獸殘骨。骴骴,可惡也。《周禮・秋官・蜡氏》:掌除骴。【註】謂死人骨也。骨之尚有肉者及禽獸之骨皆是。
义又,《說文》:或从肉作胔。《禮・月令》:掩骼薶胔。【註】肉腐曰胔。【釋文】有骨曰胔。亦作骴。《集韻》或作髊,《韻會》或作㱴。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正韻》:恣四切,𡘋音漬。又,《集韻》:將此切,音紫。又,仕懈切,音砦 —— 義𡘋同。
注解
〔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骨部。
〔骴〕字拼音是c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此,五行属火。
〔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ī] ⑴ 肉未烂尽的尸骨。
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骴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