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复制

zhōng ㄓㄨㄥzhòng ㄓㄨㄥˋ

卷一丨部4画
说文解字

卷一

丨部

4画

U+4E2D

陟弓切

𧒕𧒕𧒕

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陟弓切頁碼13頁,第3

中而也。从口。丨,上下通。

蔣注案:而,或作和,段玉裁改作內。

𠁧

異體𠁦

𠁧古文中。

𠁩

𠁩籒文中。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中』字,象一種戰爭及訓練用的工具,中為旗杆,上下有游,中間有可以敲擊的鑼形的東西;或省略游形,或省略鑼形。其後的字形多半在這三個部件上變化。」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陟紅反頁碼59頁,第4行,第1

𠁩和也。從口、丨。上下通。

鍇注臣鍇曰:「口以出令也,丨以記其中也。皇極之道,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然後上下通也。皇極者,大中也。」

反切………頁碼59頁,第5行,第1

籒文中。

反切………頁碼59頁,第5行,第2

古文中。

鍇注臣鍇曰:「曲而不失中也。《易繋辭》曰:『其言曲而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陟弓切古音第九部頁碼80頁,第2許惟賢33頁,第6

𠁩內也。

段注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內之譌。《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別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作內,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賅矣。許以和爲唱和字。龢爲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訓也。《周禮》中失卽得失。

从口丨。下上通也。

段注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从口。音圍。衞宏說。𤰃字从卜中。則中之不从口明矣。俗皆从口。失之。云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陟弓切。九部。

古文中。

段注此字可疑。豈淺人誤以屈中之虫入此歟。

白话解释

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中间的一竖丨,表示上下贯通。,这是古文的“中”。,这是籒文的“中”。

字形解说

甲骨文三例,初例作,像旗之形,豎筆像旗杆,中像幅,上、下像斿。二例作。三例作,乃之省,從矢、從〇會意。〇、圜之初文,以射中為本義。經傳以混為一字,而應分別為二字。金文三例,初例承自甲骨文第二例,二例承自甲骨文第一例。第三例承自甲骨文第三例。戰國文字二例,承自金文第三例,乃之省。篆文承自戰國文字,古文承自而曲其豎筆,籀文承自金文二例而旗斿略有變動。隸書前例承自金文初例;二例承自金文首例而省;第三例承自篆文。楷書承自隸書第三例而合為一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工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5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44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5頁
4說文校箋第18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5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5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9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4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0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16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15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13頁【補遺】第16194頁【補編】第14873頁【後編】第18206頁
14通訓定聲第14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4頁【崇文】第173頁
16說文句讀第52頁
17說文新證第62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3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一冊,第322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54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