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渴掘井
临渴掘井的意思
临:到;掘:挖。
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出处:明・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一着空虚百着空。临渴掘井,悔之何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五回)
正音:“掘”,读作“jué”,不能读作“qū”。
辨形:“渴”,不能写作“喝”;“掘”,不能写作“挖”。
临渴掘井的详细解释
【释义】
等到口渴时才挖井取水。比喻事到临头才著手准备,为时已晚。#语本《黄帝内经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临阵磨枪”
【典源】
#《黄帝内经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1]
夫病已成而后[2]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3],不亦晚乎!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2]药:投药治疗。
[3]斗而铸锥:要打仗了才铸造兵器。比喻时机已丧失。锥,音zhuī,本是尖形铁器,此指兵器。
参考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典故】
“临渴掘井”原作“渴而穿井”。《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内容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两部分。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这篇〈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强调人应依据四时阴阳调整作息以养生的重要性,阐明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顺应节气就不会生重病,是养生的方法,如果等到病根生成才治疗,乱象已成才治理疏通,就像口渴了才挖井取水,要打仗了才铸造兵器,这样岂不是太晚了!后来“临渴掘井”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渴而穿井”演变而来,用来比喻事到临头才著手准备,为时已晚。另外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也记载一则故事:春秋鲁昭公逃离自己的国家投奔齐国,齐景公问他原因时,他说:“我因为不懂得任用贤德忠心的人,又听不进谏言,导致身边都是奸佞小人,没有人可以辅佐我,因此失去政权。”景公听了问晏子:“如果帮助鲁昭公回去鲁国,他会成为贤明的国君吗?”晏子回答说:“不会。溺水后才探水路,迷路后才向人问路,就像是面临灾难才赶紧铸造兵器,被噎著了才赶紧挖井取水,虽然紧急采取行动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噎”指食物塞住咽喉,气透不过来。如果把噎改成渴,意思就会更明白。
【书证】
- 01.《太平经・卷七二・不用大言无效诀》:“行复为子说一事:今人掘井,所以备渴饮也,居当近水泉,所以备渴也;临渴且死,乃掘井索水,何及得也,已穷矣。”
- 02.明・杨胜柔《玉环记》第二四出:“我是个风流提领,惯要游山玩景,只因没了夫人,怎挨得冬天脚冷?夜来叫屈连天,恨不得临渴掘井,使了千钱万钱,不得亲事完整。”
- 03.《封神演义》第三五回:“一著空虚百著空,临渴掘井,悔之何及!”
- 04.《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未焚徙薪?”
- 05.《隋唐演义》第八回:“如今弄得衣衫褴褛,鹄面鸠形一般,却去拜他,岂不是迟了!正是临渴掘井,悔之无及。”
【用法】
语义比喻事到临头才著手准备,为时已晚,无济于事。
类别用在“临事行动”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种临渴掘井的作法,怎么能周全呢?
②与其迫在眉睫才临渴掘井,不如早点准备,免得慌乱。
③劝你们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以免后悔来不及。
④暴雨来了才要修堤,乡公所还真是临渴掘井,怎么来得及?
⑤平时不重视人才养成,到现在才来瞎抓,无异于临渴掘井。
⑥与其临渴掘井,乱成一团,不如早作准备,可以按部就班慢慢来。
⑦资料得靠平日累积,素养得靠平日修练,临渴掘井如何成就好文章?
【辨识】
同义“临渴掘井”及“临阵磨枪”都有不事先准备,临时才想办法的意思。
异义“临渴掘井”用在自己意识到事情紧迫的状况;“临阵磨枪”则用于事到临头必须立即去做的状况。
例句
临渴掘井 | 临阵磨枪 | 例句 |
---|---|---|
✅ | ❌ | 暴雨来了才要修堤,乡公所还真是临渴掘井,怎么来得及? |
❌ | ✅ | 他每次到了考前才要临阵磨枪,难怪考得不好。 |
临渴掘井的翻译
- lack of forethought
- のどがかわいてから井戸(いど)を掘(ほ)る。〈喻〉 どろなわ
- den Brunnen erst graben,wenn man Durst hat
- на охоту éхать--собак кормит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