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531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74頁,第3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72頁,第9字
音《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𡘋音秋。《說文》:鰼也。《廣韻》:魚名,二月有之。《正字通》:鰌生下田淺淖中,似鱓短,首銳,色黃黑,有漦,濡滑難握,穴泥中,與他魚牝牡。《爾雅・釋魚》:鰼鰌。【註】今泥鰌。【疏】穴於泥中。《莊子・齊物論》:鰌然乎哉。【音義】鰌,魚名。《荀子・富國篇》:黿鼉魚𪔀鰌鱣,以時別一而成羣。《集韻》或作鰍。
义又,海鰌,《水經》:海鰌魚,長數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則海水爲潮,出穴則潮退。
义又,船名。《宋史・虞允文傳》:官軍以海鰌船衝敵軍。
义又,人名。《左傳・襄十年》:史鰌。【註】史魚。
音又,《廣韻》:自秋切;《集韻》:字秋切,𡘋音酋 —— 義同。
义又,與䠓同。《莊子・秋水篇》:鰌我亦勝我。【音義】鰌,藉也。亦作䠓。《荀子・强國篇》:大燕鰌吾後。【註】鰌,踧也,如蹴沓於後也。
注解
〔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鰌〕字拼音是qi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酋。
〔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ū] ⑴ 同“鳅”。⑵ 古同“遒”,紧迫,引申为箝制。
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