簁

复制

shāi ㄕㄞ

正文・未集上竹部17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7画

17

U+7C01

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140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896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857頁,第2

廣韻》:所宜切;《集韻》:山宜切,𡘋音澌 —— 下物竹器,可以除麤取細。與籭同。

又,《集韻》:所佳切;《正韻》:所皆切,𡘋音崽 —— 義同。

又,《正韻》:申之切,音施 ——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正韻》:想里切,𡘋音屣 —— 義同。

正韻》:簁籮,古以爲玉柱,故字从玉作𥳧。今作簁,亦作篩。

注解

〔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簁〕字拼音是shā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徙

〔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āi] ⑴ 筛子。《説文•竹部》:“簁,簁箄,竹器也。⑵ 将物置于筛内摇动,使粗细分离。《齊民要術•大小麥》:“細磨,下絹簁,作餅,亦滑美。”⑶ 过滤。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肌液肉汗,踧笮便出,無主于哀樂,猶簁酒之囊漉,雖笮具不同,而酒味不變也。”

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