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

复制

zān ㄗㄢ

正文・未集上竹部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8画

U+7C2A

𥯓

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149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900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861頁,第2

廣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𡘋音㻸 —— 首筓也。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又,𣏽也,因形名之也。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𡘋音鐕 —— 義同。

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註】簪,疾也 —— 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求也。

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

又,《集韻》:子感切,音昝。》朋盍簪,王肅讀。

又,徂官切。》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

集韻》或作𥸢、篸。

卷目考證・未集上 部首竹部

愛日堂藏本: 第509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62頁,第7

《易・豫卦》〔註〕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求也。

謹照原文註改疏。求改來。

注解

〔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簪〕字拼音是zān,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朁,五行属

〔簪〕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賛( zǎn )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是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ān] ⑴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⑵ 插,戴

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