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549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7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38頁,第9字
音《唐韻》:虛郭切,音霍。《說文》作𧆑,尗之少也。《詩・小雅》:皎皎白駒,食我場藿。《儀禮・公食大夫禮》:牛藿。【註】藿,豆葉。
义又,《爾雅・釋草》:蔨,鹿藿。【註】今鹿豆也。
义又,香草。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蔻。【註】《異物志》曰:藿香,交阯有之。
义又,《洞冥記》:釣影山去昭河三萬里,丹藿生於影中,葉浮水上。
音又,《集韻》:選委切,音髓 —— 草木花敷貌。通作靃。《楚辭・招隱》:靑莎雜樹兮,薠草霍靡。亦作𧆑。江摠〈燕燕于飛〉詩:銜花弄𧆑靡。
注解
〔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藿〕字拼音是huò,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霍,五行属木。
〔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ò] ⑴ 〔~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蓝紫色,瘦果倒卵性。茎叶香气很浓,可入药。⑵ 豆类植物的叶子
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