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601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86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60頁,第7字
音《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𡘋音錫。《爾雅・釋魚》:蠑螈,蜥蜴。《說文》:在草曰蜥蜴,在壁曰蝘蜓。《本草》:小而五色,尾靑碧者,名蜥蜴;小而緣牆壁,色黑者,名蝘蜓。揚子《方言》:蜥蜴,秦晉西夏謂之守宮,或謂之蠦𧔊,南陽呼蝘蜓,其在澤中謂之蜥蜴,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前漢・東方朔傳》:武帝置守宮盂下,令朔射之。朔曰:臣以爲龍又無角,謂之爲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卽蜥蜴。互詳蝘字註。
义《集韻》亦作蝷、蜤。
注解
〔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蜥〕字拼音是x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析,五行属金。
〔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ī] ⑴ 〔~蜴〕爬行动物,有四肢,尾巴很长,容易断,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捕食昆虫和其他小动物。通称“四脚蛇”。
蜥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蜥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