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0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94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9頁,第6字
音《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𡘋音𦯒 —— 舉首望也。《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义又,心慕曰企仰。
义又,以尊命𤰞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北齊書・孝昭帝紀》:詔曰:昔武王克殷,先封兩代,漢、魏、二晉,無廢茲典。及元氏統曆,不率舊章。朕纂承大業,思弘古典,但二王三恪,舊說不同,可議定是非,列名條奏。其禮義體式,亦仰議之〕。【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义又,姓。
音又,《集韻》、《正韻》𡘋魚向切,音𨋕 —— 恃也、俟也、資也。《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註】有望於上則仰。《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音又,《韻會》:疑剛切,音昂。《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釋文】五剛反,亦作卬。〇【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又,《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𡘋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义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注解
〔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ǎng、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卬,五行属木。
〔仰〕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从人,从卬,卬亦声。卬,小篆字形。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跪者抬头看站者,为抬头仰望的“仰”的本字。后借为“我”,遂加“人”作“仰”。“卬”“仰”古今字。本义是抬头,脸向上。
〔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ǎng] ⑴ 脸向上,与“俯”相对⑵ 敬慕⑶ 依赖⑷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⑸ 服下,指服毒⑹ 姓。㈡ [áng] ⑴ 古同“昂”,情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