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355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984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950頁,第10字
音《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𡘋音羞。《說文》:脯也。《正字通》:肉條,割而乾之也。《釋名》:縮也。腊脯乾燥而縮。《周禮・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註】脩,脯也。又,〈內饔〉:凡掌共羞、脩、𠛬、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脩,鍛脯也。《左傳・莊二十四年》:女贄不過榛栗棗脩。【註】脩,脯也。【釋文】鍛脯加薑桂曰脩。
义又,治也、習也。《書・說命》:爾交脩子。【疏】令其交更脩治己也。《詩・大雅》:脩爾車馬。《禮・禮運》:講信脩睦。
义又,《韻會》:長也。《詩・小雅》:四牡脩廣。【傳】脩,長也。又,〈大雅〉:孔脩且張。屈原〈離騷〉: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註】長也。
义又,掃除也。《周禮・天官》: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脩。【註】脩,掃除糞酒㊟〔酒當作洒。《十三經注》:脩,掃除糞灑。洒即灑〕。《禮・祭義》:宮室既脩。【註】脩,設,謂除及黝堊。
义又,備也。〈周語〉:脩其簠簋。【註】備也。
义又,久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𣂪目不荼,則及其大脩也,筋代之受病。【註】脩,猶久也。
义又,敬也。〈魯語〉:吾冀而朝夕脩我。【註】敬也。
义又,乾也。《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脩矣。【傳】脩,且乾也。
义又,《爾雅・釋樂》:徒鼓鍾謂之脩。
义又,草名。《山海經》:賈超之山,其中多龍脩。【註】郭曰:龍須也,似莞而細,生山石穴中。
义又,魚名。《山海經》:橐山,橐水出焉,其中多脩辟之魚。
义又,姓。《韻會》:漢有屯騎校尉脩炳。
义又,人名。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氏之臣也。
音又,《正韻》:云九切,音有。《周禮・春官・鬯人》:廟用脩。【註】脩,器名,漆尊也。鄭康成曰:脩讀爲卣。
音又,《集韻》:他彫切,音祧 —— 縣名,在信都,周亞夫封邑。《前漢・恩澤侯表序》:孝景將侯王氏,脩侯犯色。【註】脩,讀曰條。
音又,《類篇》:思邀切,音宵 —— 脩脩,羽敝也。
义《正字通》:《說文》脩,脯也;修,飾也。分爲二。今脩、修通。
注解
〔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脩〕字拼音是xi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攸、⺼、;、、𡕙,五行属金。
〔脩〕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攸( yōu )声。本义是干肉。
〔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ū] ⑴ 干肉:“凡肉~之颁赐,皆掌之。”⑵ 旧时指教学的酬金⑶ 干枯。⑷ 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