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509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220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2頁,第10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同都切,音徒。《說文》:計畫難也。从囗、啚。啚,難意也。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从囗;啚者吝嗇,難之意也。
义又,《爾雅・釋詁》:謀也。《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又,〈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又,《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
义又,度也。《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义又,除治也。《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义又,計也。《周禮・秋官・小司𡨥》: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义又,河圖。《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安國曰:河圖者,伏羲氏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通鑒》:漢光武帝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春秋緯》:《河圖》有九篇。
义又,版圖。《周禮・天官・宮正》:爲之版以待。【釋文】版,名籍;圖,地圖也。又,〈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又,《夏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註】圖若今司空郡國輿地圖也。《史記・酇侯世家》:沛公至咸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具知天下阸塞、戸口多少强弱處。
义又,圖讖,占驗之書也。《後漢・光武紀》:李通以圖讖說帝。【又】中元元年,宣佈圖讖於天下。
义又,圖象。《周禮・秋官・司約》:小約劑書于丹圖。【註】小約劑,萬民約也;丹圖,雕器簠簋之屬有圖象者也。何晏〈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
义又,浮圖,佛敎也。又,寺塔亦曰浮圖。杜甫有〈和高適登慈恩寺浮圖〉詩。又,王君玉《國老談苑》:李允則守雄州,出庫錢建浮圖。監司劾奏,眞宗使密諭之。允則曰:非留心釋氏,實爲邊地起望樓耳。韓愈〈王仲舒墓誌〉:禁僧道,不得於境內立浮圖,以其誑丐漁利,奪編氓之產也。
音又,叶他魯切,音吐。《詩・大雅》: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易林》:爲隸所圖,與衆庶伍。
注解
〔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囗部。
〔圖〕字拼音是tú,全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囗、啚。
〔圖〕字造字法是會意。从囗,从啚。囗( wéi ),表示範圍。啚( bǐ ),“鄙”的本字,表示艱難。合起來表示規劃一件事,需慎重考慮,相當不容易。本义是謀劃,反覆考慮。
〔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ú] ⑴ 版图;地图。《周禮•夏官•職方氏》:“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⑵ 描绘出或印出的形象。如:图像;图片;图纸;美人图;设计图。《玉篇•口部》:“圖,畫形也。”⑶ 绘画;描绘。《廣雅•釋詁四》:“圖,畫也。”⑷ 摹拟;模仿。南朝宋鮑照《尺蠖賦》:“軍筭慕其權,國容擬其變;高賢圖之以隱淪,智士以之而藏見。”⑸ 思虑;谋划。《説文•口部》:“圖,畫計難也。”⑹ 设法对付。《左傳•隱公元年》:“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⑺ 谋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⑻ 希图;贪图。如:唯利是图;图个好名声。清龔自珍《明良論四》:“政道者,天子與百官之所圖也。”⑼ 意图。晋陸機《五等論》:“故强晋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⑽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⑾ 附会经义,以符命占验为主要内容的书,即“河图”的简称。《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⑿ 塔,即“浮图”的别称。《水經注•清水》:“南峰北嶺,多結禪栖之士;東巖西谷,又是刹靈之圖。”⒀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清顧炎武《日知録》卷二十二:“《蕭山縣志》曰:改鄉為都,改里為圖。《嘉定縣志》曰:圖即里也。不曰里而曰圖者,以每里册籍首列一圖,故名曰圖是矣。”⒁ 通“度( dù )”。法度。《楚辭•九章•懷沙》:“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