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40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72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0頁,第9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以轉切,音抁。《說文》:山閒陷泥地。从口、从水,敗貌。讀若沇州之沇,九州之渥地也,故以沇名焉。徐鉉曰:口象山門;八半水,象土上有少水也。《韻會》:兗本作㕣,通作沇,今文作兗。毛晃曰:兗字,中从㕣。俗从公作兗,非。
注解
〔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ǎn、y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八、口。
〔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ǎn] ⑴ 山间泥沼地。《説文•口部》:“㕣,山閒陷泥地。”段玉裁注:“陷,當作淊,字之誤。《水部》曰:‘淊,泥水淊淊也。’”⑵ 州名。后作“兗”。亦作“沇”。《古今韻會舉要•銑韻》:“兗,本作㕣。通作沇。”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屯部》:“蓋㕣、沇、兖(兗)本一字。泉出沮洳曰㕣,古以命泲水上流,作沇,因以沇水命州,後又别製兖(兗)字。”
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