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

复制

ㄧㄝˋ

正文・酉集上言部16画
康熙字典

正文酉集上

言部

16画

16

U+8B01

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803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173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148頁,第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於歇切,堰入聲。說文》:白也。爾雅・釋詁》:吿也、請也。左傳・隱十一年》: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註】謁,吿也。禮・曲禮》:問士之子,長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註】謁,請也;典謁者,主賔客吿請之事。

又,《增韻》:訪也、請見也。後漢・卓茂傳》:茂詣河陽謁見光武。

又,《釋名》:謁,詣也、詣吿也。書其姓名於上,以吿所至詣者也。正字通》:刺名也。古之門狀,今之拜帖。史記・高祖紀》:高祖乃紿爲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註】謁,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

又,謁舍,今之客舍也。前漢・食貨志》:里區謁舍。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謁者,掌賔讚受事〔「讚」應作「贊」。本作:掌賔贊受事〕【應劭註】謁,請也、白也、僕主也。三輔黃圖》:內謁者,署在未央宮,屬少府。

又,星名。宋史・天文志》:謁者一星,在左執法東北,主賔客、辨疑惑。

又,山名。山海經》:謁戾之山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註】山今在上黨郡涅縣。

又,姓。後漢・方術傳》:汝南太守謁煥。

又,《集韻》、《類篇》𡘋乙列切,音䋵 —— 亦白也。李舟說。

又,《正韻》:於蓋切,音愛 —— 與䨠同,隂晦也。引韓愈〈秋雨聮句〉牖變景明謁,一本作藹 —— 義同。

又,揚雄〈百官箴〉:殷以𠛬顚,秦以酷敗;獄臣司理,敢吿執謁。謁叶敗。又,《史記・孔子世家》:〈去魯歌〉云:彼婦之謁,可以死敗。按,此歌六句三韻,謁本音愛,與敗叶;《字彙》謁改音意,敗叶音佩,誤。

正字通》:俗作謁〔《正字通》作「謁」〕,非。

注解

〔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謁〕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曷

〔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è] ⑴ 见“谒”。

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