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918頁,第22字
同文書局本: 第384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328頁,第13字
音《唐韻》、《正韻》:丘隴切;《集韻》、《韻會》:丘勇切,𡘋音𦶐。《說文》:懼也。从心,巩聲。【徐曰】恐,猶兇也。《黃帝・素問》:腎在志爲恐。【註】恐,所以懼惡也。《正韻牋》:恐有驚惶之意。懼乃畏怕之,實恐在懼前也。《海錄》:唐太宗撰太子接三師禮,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
义又,惶恐,灘名。蘇軾詩地名惶恐泣孤臣。
音又,《廣韻》:區用切;《集韻》、《韻會》、《正韻》:欺用切,𡘋𦶐去聲 —— 疑也、慮也、億度也。
义从𠃨。今省作卂。俗从几,誤。
注解
〔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恐〕字拼音是kǒ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巩、心,五行属木。
〔恐〕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巩声。本义是严重害怕,惊恐。
〔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ǒng] ⑴ 害怕,畏惧⑵ 恫吓( hè )⑶ 疑虑
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