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

复制

chái ㄔㄞˊ

正文・酉集中豸部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酉集中

豸部

10画

U+8C7A

豺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872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200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176頁,第14

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牀皆切,𡘋音儕。爾雅・釋獸》:豺,狗足。【疏】豺,貪殘之獸。說文》:狼屬。急就篇》〔顏師古註〕:豺,深毛而狗足。正字通》:豺,長尾,白頰,色黃。陸佃云:俗云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棘。詩・小雅》:投𢌿豺虎。【疏】豺虎食人。禮・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干祿字書》與犲通。

注解

〔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豸部

〔豺〕字拼音是chá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豸、才,五行属

〔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豸( zhì ),才声。从“豸”,表示与野兽有关。本义是野兽名。形似犬而残猛如狼,俗名豺狗。

〔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ái] ⑴ 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

豺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豺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