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575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62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11頁,第11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仕角切,音浞。《說文》:水小聲。
义又,瀺灂,石在水出沒之貌。宋玉〈高唐賦〉:巨石溺溺之瀺灂。
义又,遊魚出沒貌。潘岳〈閑居賦〉:遊鱗瀺灂。
义又,澩灂,波相激聲。郭璞〈江賦〉:漰湱澩灂。
音又,《集韻》:實窄切,音齚 —— 與泎同。瀺泎,水落貌。或作灂。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子肖切,音醮 —— 車轅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良輈環灂。
义又,與䂃通。《山海經》:鴣𪄶食之不灂。【註】不瞧目也。或作䂃。
义本作灂,亦作𤅥。
注解
〔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灂〕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uó、jiào、z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爵。
〔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uó] ⑴ 〔~~〕象声词,雨声或水声,如“霰雨~~。”㈡ [jiào] ⑴ 用漆涂合。⑵ 眼睛昏蒙:“有鸟焉…食之不~。”㈢ [zé] ⑴ 〔瀺~〕见“瀺”。
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