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659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695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648頁,第13字
音《唐韻》:去奇切;《集韻》:丘奇切,𡘋音崎。《說文》:虎牙也。
义《篇海》:邪也。
注解
〔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牙部。
〔𤘌〕字拼音是q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牙、奇。
〔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ī] ⑴ 犬齒,門齒與臼齒間的銳齒。俗稱“虎牙”。⑵ 邪。
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武英殿刻本: 第1659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695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648頁,第13字
音《唐韻》:去奇切;《集韻》:丘奇切,𡘋音崎。《說文》:虎牙也。
义《篇海》:邪也。
〔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牙部。
〔𤘌〕字拼音是q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牙、奇。
〔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ī] ⑴ 犬齒,門齒與臼齒間的銳齒。俗稱“虎牙”。⑵ 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