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44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21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989頁,第1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報切,音耄。《說文》:草覆蔓也。
义又,《爾雅・釋言》:芼,搴也。【註】皆擇菜也。
音又,《五音集韻》:武道切,音媢 —— 用菜雜肉爲羹也。《禮・內則》:芼羹。【疏】芼菜者,按公食大夫禮,三牲皆有芼,牛藿,羊苦,豕薇也。又,《韻會》:謨袍切,音毛。柳宗元詩:野蔬盈傾筐,頗雜池沼芼。【註】芼,草也。
音又,音莫。《詩・周南》「左右芼之」,叶下樂韻。
注解
〔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áo、m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毛。
〔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áo] ⑴ 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⑵ 草覆地蔓延。㈡ [mào] ⑴ 扫取,拔:“参差荇菜,左右~之”。
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