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210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879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839頁,第2字
音《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𡘋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
义又,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音又,《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氾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音又,入宥韻,音秀。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
义或作咲。《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
义亦省作关。《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注解
〔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笑〕字拼音是xi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夭,五行属金。
〔笑〕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是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ào] ⑴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⑵ 讥嘲
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