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365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05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98頁,第20字
音《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𡘋音景。《說文》:頭莖也。《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廣韻》:頸在前,項在後。《禮・玉藻》:頭頸必中。
义又,凡物之領皆曰頸。《禮・玉藻》韠:其頸五寸。【註】頸,中央也。
义又,《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負官,主急事㊟〔七星,頸,爲員官,主急事〕。【正義】七星爲頸,一名天都,以明爲吉、暗爲凶。宋均云頸,朱鳥頸也。
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頸圍;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踵圍。【註】頸,前持衡者;踵,後承軫者也。
音又,《廣韻》:巨成切,音𩷏 —— 義同。
注解
〔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頸〕字拼音是jǐ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巠、頁。
〔頸〕字造字法是形聲。从刀,巠聲。从「頁」,表示與頭有關。本义是頸項。
〔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ǐng] ⑴ 頭和軀幹相連接的部分(亦稱「脖子」),亦指事物像頸的部分㈡ [gěng] ⑴ 〔脖~子〕口語指脖子。亦稱「脖頸兒」。
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