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042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1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57頁,第13字
音《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𡘋音旬 —— 國名。《說文》:在晉地。《詩・曹風》:四國有王,郇伯勞之。【註】郇伯,郇侯,文王之後。嘗爲州伯,治諸侯有功。
义又,《廣韻》: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秦師退軍于郇。【註】解縣西北有郇城。
义又,姓。漢有郇越。
音又,《廣韻》:戸關切;《集韻》:胡關切,𡘋音環 —— 亦姓也。唐郇模。《宛委餘篇》:郇越之郇,音荀。郇模之郇,音環。
义《集韻》或作𨝁。
注解
〔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郇〕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ún、hu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旬、⻏,五行属水。
〔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ún] ⑴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⑵ 姓。㈡ [huán] ⑴ 姓。
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