齘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673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3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5頁,第22字
音《唐韻》:胡介切;《集韻》、《韻會》:下介切;《正韻》:下戒切,𡘋音械。《說文》:齒相切也。《玉篇》:䫴齘者,切齒怒也。《廣雅》:馮齘,怒也。
音又,《正韻》:齒齘,齒上下相抵處。《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凡甲衣之欲其無齘也。【註】齘,謂如齒齘。【疏】札葉參差相似。
注解
〔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齘〕字拼音是xi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介。
〔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è] ⑴ 牙齿相磨切。⑵ (物体上下交接处)参差不吻合。
齘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齘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