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

复制

luò ㄌㄨㄛˋ

正文・戌集中隹部14画
康熙字典

正文戌集中

隹部

14画

U+96D2

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270頁,第20

同文書局本: 第1367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356頁,第11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𡘋音洛。說文》:鵒䳢也。从隹,各聲。釋名》:雅雒也。爲之難,人將爲之,雒雒然憚之也。

又,馬名。詩・魯頌》:有駵有雒。【傳】黑身白𩯓曰雒。【釋文】雒,音洛,本作駱。

又,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

又,國名。左傳・僖二十一年》:伊雒之戎。春秋・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弘農郡上雒縣。〇【按】《左傳・僖二十一年》疏云:雒水,出上雒縣冢領山東北,經弘農至河南鞏縣,雒戎因此而名也。

又,雒陽縣,屬河南郡。前漢・地理志》〔註〕:師古曰:魚豢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魚氏說,則光武以後改爲雒字也。正字通》:楊愼曰:《春秋》書雒戎,《左傳》凡洛皆作雒,非後漢始改也。〇【按】魚氏說必有所本,故師古从之。左傳》今文洛皆作雒,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未可據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

又,雒縣,屬廣漢郡。前漢・地理志》〔註〕:音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又,姓。後漢・南蠻傳》:徵側者,麊泠縣雒將之女。

又,與絡通。莊子・馬蹄篇》:刻之雒之。【註】雒同「」。

又,與額同。前漢・韓嫣傳》:子增封龍雒侯。【註】雒,或作額。

注解

〔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隹部

〔雒〕字拼音是lu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各、隹,五行属

〔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uò] ⑴ 古书上指白鬣的黑马。⑵ 古同“烙”,烙印。⑶ 姓。

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