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24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0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頁,第9字
音《唐韻》:苦得切;《集韻》:乞得切,𡘋音刻。《爾雅・釋詁》:剋,勝也。【疏】謂得勝也。《後漢・桓譚傳》:何征不剋。
义又,《廣韻》:剋,巳也。廣韻》:剋,巳也」,《廣韻》原文作:剋己。又,必也、殺也、急也">㊟
义又,必也、急也。
义又,剋期,約定日期也。《後漢・鍾離意傳》:解徒桎梏,與剋期,俱至。
义又,《讀書通》刻通作剋。〈吳志・賀齊傳〉:謹以剋心,非但書紳。
音又,《集韻》:剋,殺也。
注解
〔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剋〕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ēi、kè,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克、刂。
〔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ēi] ⑴ 申斥⑵ 打(人)㈡ [kè] ⑴ kè ㄎㄜˋ 见“克”。
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