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

复制

yǎn ㄧㄢˇshàn ㄕㄢˋ

正文・子集下刀部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下

刀部

10画

U+5261

剡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27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141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69頁,第2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以冉切,音琰。說文》:銳利也。从刀,炎聲。易・繫辭》:剡木爲矢。前漢・賈誼傳》:剡手以衝仇人之胷。【註】剡,利也。

又,斬也。荀子・强國篇》:安欲剡其脛。

又,《玉篇》:剡剡,光貌。屈原〈離騷〉:皇剡剡其揚靈。

又,剡剡,身起貌。禮・玉藻》:弁行剡剡起屨。【註】急行欲速,身屨恒起也。

又,剡覃音義同。詩・小雅》:以我覃耜。張衡〈東京賦〉:介馭閒以剡耜。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時染切,音冉 —— 縣名,在會稽。

注解

〔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剡〕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ǎn、s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炎、刂,五行属

〔剡〕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刀,炎声。本义是削。

〔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ǎn] ⑴ 尖,锐利:“曾枝~棘”。⑵ 削,刮 [shàn] ⑴ 〔~溪〕水名,在中国浙江省。

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