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561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241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73頁,第22字
音《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𡘋音鴨。《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
音又,《集韻》:益涉切,音嬮 —— 伏也、合也。
音又,諾協切,音㘨 —— 一指按也。
音又,於豔切 —— 通作厭,足也、疾惡也。《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
义或作厭、饜。
注解
〔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ā、yà,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厭、土。
〔壓〕字造字法是形聲。从土,厭聲。本义是崩壞。
〔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ā] ⑴ 從上面加力⑵ 用威力制服、鎮服⑶ 控制,使穩定,使平靜⑷ 擱置⑸ 逼近⑹ 賭博時在某一門上下注㈡ [yà] ⑴ 〔~根兒〕根本,從來,如「我~~~就不理解這件事」。
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