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448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93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1頁,第15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子夜切,音借。《廣雅》:唶唶,鳴也。
义又,歎聲。《後漢・光武紀》:蘇伯阿遙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註】唶,歎也。
义又,〈鹽鐵論〉:鄙夫樂咋唶,而怪韶濩。【註】咋唶,里歌也。古有咄唶歌。
音又,《集韻》:助伯切,音柞 —— 唶唶,聲也。
音又,《廣韻》: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格切,𡘋音窄。《廣韻》本作諎,大聲也。《史記・信陵君傳》:晉鄙嚄唶宿將。【註】唶,莊白反。《索隱》曰:嚄唶,謂多詞句也。《正義》曰:《聲類》云:嚄,大笑;唶,大呼。
音又,《集韻》:聲也。《爾雅・釋鳥》:行鳸唶唶。【疏】唶唶,鳥聲貌。【釋文】唶音責。《左傳・昭十七年》九扈。【註】行扈唶唶。【釋文】唶,側百反,又子夜反,又助額反。
音又,《集韻》:資昔切,音積 —— 歎聲。
注解
〔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唶〕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è、zé、j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昔。
〔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è] ⑴ 嗟叹。赞叹。㈡ [zé] ⑴ 通“齰”。吮吸。⑵ 大声呼叫㈢ [jí] ⑴ [~~]象声词。鸟鸣声。
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