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471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203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1頁,第29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祥吏切,音飼。《說文》:諸侯嗣國也。从冊从口,司聲。【註】徐鍇曰:冊必於廟史,讀其𠕁,故从口。《玉篇》:嗣,續也、繼也。《書・舜典》:舜讓于德,弗嗣。〈大禹謨〉:罰弗及嗣。
义又,《詩・鄭風》: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傳】嗣,習也。【疏】學習音樂。
义又,姓。《廣韻》:《風俗通》云:衞嗣君後。
音又,叶音祚。《前漢・敘傳》:孝武六子,昭齊無嗣,燕刺謀逆,廣陵祝詛。【註】師古曰:嗣合韻音祚。
注解
〔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嗣〕字拼音是s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司,五行属金。
〔嗣〕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册,从口,司声。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口,下令。甲骨文从大,从子,从册,会意。大子,即嫡长子。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长子。
〔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ì] ⑴ 接续,继承⑵ 子孙
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