餧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3404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22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17頁,第19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於僞切,音委。《玉篇》:餧,飼也。《廣韻》:餧,飯也。《說文》:食牛也。《禮・月令》:季春,餧獸之藥,毋出九門。【註】餧者,啗之也;藥,毒物也。《楚辭・九辯》:驥不驟進而求服兮,鳳亦不貪餧而妄食。【註】謂不貪人飤己妄食也。
音又,《唐韻》:奴罪切;《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𡘋音鮾。《玉篇》:飢也。一曰魚敗曰餧。〈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前漢・魏相傳》:振乏餧。〇【按】餧、餒古通,今相承以餧爲餧飼之餧、以餒爲飢餒之餒,遂分爲二。
注解
〔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餧〕字拼音是w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委。
〔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ěi] ⑴ 同“餒”。(①饥饿。《説文•食部》:“餧,飢也。”②鱼腐烂。《説文•食部》:“餧,魚敗曰餧。”)㈡ [wèi] ⑴ 亦作“餵”。喂养。后作“喂”。《廣雅•釋詁三》:“餧,食也。”
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餧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