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

复制

páng ㄆㄤˊfǎng ㄈㄤˇ

正文・寅集下彳部7画
康熙字典

正文寅集下

彳部

7画

U+5F77

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874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365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310頁,第27

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𡘋音旁。玉篇》:彷徨也。莊子・逍遙遊》:彷徨乎無爲其側。

又,蟲名。莊子・達生篇》:野有彷徨。【音義】彷徨,狀如蛇,兩頭,五采文。

又,《集韻》:彷徉,徘徊也。史記・吳王濞傳》:彷徉天下。

又,《廣韻》:妃兩切,音髣 —— 彷彿也。說文》:彷彿,見不審也。傅毅〈舞賦〉:彷彿神動。

注解

〔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彷〕字是多音字,拼音是páng、fǎ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方,五行属

〔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彳( chì ),方声。彳,小步走。《玉篇》:“彷,彷徨也。”双音词“彷徨”又写作“方皇”、“仿偟”、“旁皇”,意为游移不定、盘旋。“彷”又构成“彷徉”。本义是徘徊、游荡。

〔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áng] ⑴ 〔~徨〕犹疑不决,不知道往哪里走好。亦作“旁皇”。 [fǎng] ⑴ 同“仿”,仿佛。

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