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988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412頁,第38字
標點整理本: 第358頁,第33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倉歷切,音磩。《正字通》:戉類。《六書精薀》㊟〔即《六書精蘊》〕:戉之白者,爲之錫劑,以文之不專用武也。《司馬法》:殷執白戚。《詩・大雅》:干戈戚揚。【註】戚,斧也。《釋名》:戚,蹙也。斧以斬斷,見者蹙懼也。
义又,親也。《詩・大雅》:戚戚兄弟。【傳】戚戚,內相親也。《正義》曰:戚戚,猶親親也。
义又,哀也。《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註】哀戚也。
义又,憂也。《論語》:小人長戚戚。【註】戚戚,憂貌。
义又,惱也。《書・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蔡註】戚,憂惱之意。
义又,憤也。《禮・檀弓》:慍斯戚。【註】戚,憤恚也。
义又,𨢄疾人曰戚施。《詩・邶風》:得此戚施。【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义又,《小爾雅》:戚,近也。
义又,地名。《春秋・文元年》:公孫敖會晉侯于戚。【註】戚,衞邑。
义又,姓。漢有臨轅侯戚緦。
音又,《集韻》、《韻會》𡘋趨玉切 —— 同「促」。《周禮・冬官・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爲戚速也。
音又,《集韻》、《韻會》𡘋昨木切,音族 —— 縣名,在東海。
音又,《韻補》叶子六切,音蹙。《詩・小雅》:歲聿云暮,采蕭穫菽。心之憂矣。自貽伊戚。
注解
〔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戈部。
〔戚〕字拼音是qī,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戊、尗,五行属火。
〔戚〕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戉,尗声。戉:( yuè ),斧子。本义是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ī] ⑴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⑵ 忧愁,悲哀⑶ 古代兵器,像斧。⑷ 姓。
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