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002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418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365頁,第5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五忽切,音兀。《說文》:動也。《詩・小雅》:天之扤我,如不我克。《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輻廣而鑿淺,則是以大扤。揚子《方言》:扤,不安也。
音又,《廣韻》、《集韻》𡘋魚厥切,音月 —— 義同。《詩》箋註有二音。
音又,《集韻》:五活切,玩入聲 —— 義同。
义或作卼。
注解
〔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扤〕字拼音是w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兀,五行属木。
〔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ù] ⑴ 折磨:“天之~我,如不我克。”⑵ 骚动。⑶ 姓。
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扤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