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008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421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368頁,第1字
音《唐韻》、《集韻》𡘋蒸上聲。《說文》:上舉也。易曰:用抍馬壯吉。〇【按】易渙初爻,今文作拯。疏云:用馬以自拯拔也。亦上舉之意。揚子《方言》:拔也。出㲻爲抍。㲻,古文溺字。
义又,《廣韻》:救也、助也。《周禮・天官・職幣》:振掌事者之餘財。【註】振,猶抍也。【疏】以財與之謂之抍。
音又,《韻會》、《正韻》𡘋之庱切,音整。《集韻》:諸仍切,音蒸 —— 義𡘋同。
音又,《廣韻》:識蒸切;《集韻》:書蒸切,𡘋音升 —— 亦上舉也。
音又,《集韻》:辰陵切,音承。又,常證切,丞去聲 —— 義𡘋同。
音《說文》:或从登,作撜。《唐韻》、《集韻》或作拯,又作承,別作丞。《聲類》、《玉篇》:氶,亦同「抍」。
注解
〔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抍〕字拼音是zhě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升。
〔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ěng] ⑴ 上举;升。⑵ 拔。⑶ 救助。⑷ 取;收。
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