櫰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337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61頁,第32字
標點整理本: 第508頁,第19字
音《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正韻》:乎乖切,𡘋音槐。《玉篇》:槐之別名。《爾雅・釋木》:櫰,槐大葉而黑。
音又,《集韻》:戸賄切,音廆 —— 義同。
音又,《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姑回切,𡘋音傀。《山海經》:中曲山有木如棠,而圓葉赤實,實大如木瓜,名曰櫰,食之多力。
义又,《本草綱目》櫰香,卽《楞嚴經》兜婁婆香也。
注解
〔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櫰〕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ái、gu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褱。
〔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ái] ⑴ 〔~槐〕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荚果扁平,长椭圆形至条形,木材质地坚硬细密,供建筑、做器具、雕刻等用,种子可榨油。亦称“山槐”。㈡ [guī]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中曲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圆)叶赤实,实大如木瓜,名曰~木,食之多力。”
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