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523頁,第28字
同文書局本: 第639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6頁,第37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愚袁切,音元。《說文》:水泉本也。《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註】衆水始出爲百源。
义又,水名。《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义又,姓。《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
义《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注解
〔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源〕字拼音是yu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原,五行属水。
〔源〕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是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uán] ⑴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⑵ 事物的根由⑶ 姓。
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