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684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704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656頁,第6字
音《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𡘋音茅。《說文》本作犛,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註】犛,莫交切。司馬相如〈上林賦〉:𤛑旄獏犛。【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廣韻》書作犛。
音又,《集韻》:謨袍切,音毛 —— 本作氂,犛牛尾也。或作斄。〈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
音又,《廣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𡘋音釐 —— 義同。
义又,《玉篇》:牛黑色。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班固〈西都賦〉:頓犀犛。
音又,《集韻》:鳴龍切,音氂 —— 羌中牛名。李登說。
音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𡘋音來。《廣韻》:關西有長尾牛。《集韻》或作氂。
注解
〔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牛部。
〔犛〕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áo、lí,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𠩺、牛。
〔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áo] ⑴ 同“牦”,牦牛。㈡ [lí] ⑴ 〔~靬( qián )〕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又汉代张掖郡县名,在今甘肃省永昌县。
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