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武英殿刻本: 第1742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729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0頁,第27字
音《廣韻》、《韻會》𡘋滂禾切,音頗。《玉篇》:玻瓈,玉也。《廣韻》:玻瓈玉,西國寶。《正字通》:一名水玉,瑩如水,堅如玉,碾開有雨點者爲眞。明三保大監出西洋,攜燒玻瓈人來中國,故中國玻瓈頓賤,燒者有氣眼而輕。
义又,《正字通》或作頗黎,因頗黎國所出,故名。《𤣥中記》:大秦有五色頗黎。《梁四公記》:扶南人來賣碧頗黎,鏡廣一尺半,內外瑩潔,向明視之不見,其質重四十斤。
注解
〔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玻〕字拼音是b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皮,五行属水。
〔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ō] ⑴ 〔~璃〕a。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品,一般用细纱、石灰石、碳酸钠等混合起来,加高温熔解,冷却后制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化钠和氧化钙。b。俗称某些透明的像玻璃的质料,如“~~丝袜”,“~~雨衣”(“璃”读轻声)。
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字词网整理。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